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何为良法 (第3/4页)
善念不可违也。” “掌灯乃宫娥之责,就如同我乃大汉天子,天子之责,乃是救济斯民,安定天下。宫娥失责,可主管责骂;若为父失责,无人责辱,但天下危矣。你之后切记日后治国,以规矩、律法行事。” 刘禅拱手听训,面色平静,脑筋急转,刘备也不着急,似乎等他回话。刘禅目光往前扫,瞥见刘备沉稳的面孔,刘禅已然想明白,身体放松,深深鞠了了个礼:“谢父皇良言,天子之责禅必铭记于心,不敢忘也。” “好。”刘备见刘禅如此态度,刘备抚须表示满意,又不禁生起考究之意。 刘备抚须问道:“既然以律法、规矩行事,阿斗你且说说何为良法?” 刘禅面色平静,心中思绪万千,想及诸葛亮在成都教导自己的哪些良言,沉默半响,刘禅拱手道:“良法有四,其一,为循变协时,变中求稳;其二,平之如水,公正无私;其三,简而能禁,使人易知;其四,洽于民心,反映民意。” 刘备听言面露喜色,指向刘禅说道:“你且展开说说。” 刘禅起身行至中央,将手伸出袖口,昂声说道:“治国者,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此乃法之重也。” “良法其一,为循变协时,变中求稳;《周礼?秋官?大司寇》曰:‘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丞相与翼侯(法正)制《蜀科》就是如此,刘璋时益州士大夫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使蜀中之民思为乱者,十户而八。故以重典治乱国!” “其二,平之如水,公正无私;前汉许慎言‘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