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2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4节 (第1/6页)

    喷流中的所有粒子都会趋向于朝同一方向移动。

    最后加速器的检测设备会在一个狭窄的锥形空间内观察到许多粒子的轨迹,这种图像就是喷注——直白点说就是吃多了华莱士后喷射战士的形状。

    又因为能量和动量是守恒的,所以喷注中所有粒子的能量和动量加起来,就是初始夸克的能量和动量。

    喷注对物理学家来说是一份完美的礼物,因为它们编码了有关初始粒子能量和动量的信息。

    某种意义上来说,喷注就是这些粒子的化身。

    在原本历史中。

    三喷注的发现出自丁肇中先生之手,时间在如今的十多年后。

    当时丁肇中带队在阿普顷国立布鲁海文实验室发现了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这种新粒子十分独特,不带电,寿命比近些年来相继发现的新粒子长1000倍。

    于是丁肇中便给它取名为j粒子,j和丁这个字很接近,其意不言而喻。

    这个粒子在被发现的同时,也验证了盖尔曼在1964年提出的夸克模型的正确性。

    另外很巧合的是。

    同样是这一天,斯坦福直线加速器里奇特小组也发现了新粒子,命名为ψ粒子。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粒子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不过两组人马倒是都谦让地不愿争取名次与命名权,反而改用对方的命名称呼这个新粒子。

    于是这个粒子至今仍被称为「j/ψ介子」,是唯一拥有两个字母的粒子,丁肇中与里克特也于1976年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另外既然提到了介子,这里再说个很好玩的笑话:

    你百度搜索【介子是不是基本粒子】这个问题的话,会发现答案居然是【是】。

    更好笑的是你点进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