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42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4节 (第1/5页)

    随后徐云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但实际上呢,由于物体有厚度……为了方便举例,这里就假设用一个球做实验好了。”

    “对于一个球形物体,因为它具有有限的半径r,实际上我们不可能把它降低到黑洞视界才能扔进去——在视界上方r(固有距离)的时候就截止了。”

    “这时黑洞熵会增加一些,而物质的熵会消失,从而保证广义第二定律的成立。”

    杨振宁顿时虚起了眼,这倒是个挺新奇的角度。

    接着不等杨振宁细思,徐云又开口了:

    “那么杨先生,如果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球和一个黑洞,而是……”

    “两个黑洞同时合并呢?”

    “黑洞合并?”

    杨振宁下意识看向了自己最初在纸上画的那个代表着黑洞的【o】,目光焦距迷失了片刻,紧接着便呼吸一滞,飞快拿起笔书写了起来。

    “一般稳态黑洞满足dm=k8πgda+Ωdj+Φdq……”

    “如果假设黑洞与黑洞合并,那么由球例子可知da/dt≥0,同时引入角动量……”

    听到杨振宁计算中的自言自语,徐云的脸上亦是忍不住浮现出了些许感慨。

    黑洞。

    这是一个物理学史上非常特殊的话题。

    它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的现象性质,还在于它的时间跨度。

    上头提及过。

    它的概念早在1783年就被提出来了,那时候小麦他爹都还是个受精卵呢……

    但直到19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物理学界才在数学上对它有了一定了解。

    然而这仅仅还是个开始。

    按照历史发展。

    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