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一章 濒临灭绝的老房子 (第3/6页)
对于王老的要求雷涛自然是不能拒绝的。可等他去车站接王琛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王琛是和淳于清一起来的。 而且他们一来就提出要去阳春巷看看。 阳春巷是邯江比较有名的老街之一。这条街是邯江最早的“繁华街道”,路上有不少的面店、米店、理发店、照相馆,道路两旁还有不少高大的梧桐树,路上车多人挤,比较窄小。阳春巷一侧的房子背靠着古运河,都是那种二层楼的砖木结构的民居,走在这巷子里看着两边古朴的老房子,有一种现代和古代的时空错觉。 阳春巷中段的清宁桥,飞架运河两岸连接着阳春巷和下河塘。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清宁桥始建于16世纪末明万历年间。由邯江秦氏家族的秦氏两兄弟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 这阳春巷和下河塘可以说是京杭大运河畔最典型的江南水乡,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阳春巷入口处有一座建于清代晚期的牌坊,上面的“运河古邑”四个字据说是清代崇元县末代县令伊立勋亲笔所书,伊立勋在崇元任县令期间就只留下了这里的“运河古邑”和崇元观外一块太湖石上“公花园”,一共七个字。 “伊立勋此人也算是清末明初的书画名家了。他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琴馆主。其祖父是清代大书法家伊秉绶。民国时期一直在海州寓居以卖字为生。伊立勋的书体篆隶行草都精通,但最为精湛还是汉隶。他的隶书继承其祖遗风,渊雅古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