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章 尔隽到家烦问询 (第3/4页)
的保存制作,可否在一些相对狭窄的地方养上几匹马,等打仗的时候再集中起来征收,以此来解决大明缺少养马地的问题……等等等等。 这些问题萧先生大多教过,一些没教过的,朱七牛自己也有想过,或是宋先生提过。 皇帝问了,朱七牛便仔细思考,大胆回答,一时之间,倒也对答如流,言之有物。 皇帝听的连连点头:“你小子可以呀,长进很大,懂得比朝堂之上很多官儿都多了,不像他们,很多问题一问三不知,半天都放不出个屁来。” 朱七牛嘿嘿一笑:“这都是先生教的。” “宋濂?他好像也不是很懂这些治理地方的法子吧,让他高谈阔论,他倒是擅长。” “嗯……还有另一位先生。” 朱元璋有些疑惑,于是看了太子一眼,太子会意:“应该是溧水县学的萧先生,他在前元时当过官儿,懂得不少治理办法,宋先生前两年曾来信让儿臣帮忙查过溧水县学的诸位先生,儿臣派人一番查问后,这才知道溧水还有这样一位人才。” 朱元璋笑骂道:“宋濂这老东西总是这样,蔫坏蔫坏的,估计要不是冲着这位萧先生,他都不一定会让七牛去县学读书吧?” 朱七牛恍然大悟:“原来宋先生打的是这个主意啊,真是用心良苦,我以前都不知道。” 朱元璋一拍桌子:“不行,大明才建立十几年,正是缺少人才的时候,胡惟庸案又牵连了这么多官员,这个萧先生既然有能耐,就该出来做官嘛。” 朱标苦笑:“儿臣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可是这位萧先生身体孱弱,年纪也大了,不堪重负,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