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这是个什么班啊?(加更求月票) (第5/17页)
同样的道理,尚北没有顶尖中学的时候,尚北的优质生源也同样要往哈市和其它临近地区挤, 这是自然规律。 这四个就是这种情况,初中毕业成绩优异,或者有一些省城的关系,自然奔着更好的学校而去,他们相当一部分学籍都还在二中或者实验中学。 可是,在哈市念了一年多,发现尚北本地出了一所比哈市的大多数中学都要好的中学,于是,其中一部分就又选择回来念高中。 毕竟学校比哈市的好不说,还能少一大笔借读费。 要知道,在哈市,普通一点的市重点、区重点,都没有保送的机会。 可是尚北二中有,还是名牌大学的保送名额。 这一点,给二中又赋予了很大的吸引力。 刘卓富就是从这些回流的优秀生源之中挑了四个最好的,要了过来。 这件事儿之所以能随便刘卓富挑人,还真不是章南放水,而是全高二老师的共识。 没办法,十四班太奇葩了,生源结构明显就不对,断层很大,绝大多数都是中等学生,而好的又太少,不合乎比例。 再加上,文理分班的时候,刘卓富真的是一点没吝啬,没好学生就极力留下。 给自己出成绩什么的事儿,老刘干不出来,以至于十四班走出去的都是优秀学生。 像是吴宁、程乐乐、财政、付江这些都走了,年级前二十名的走了一半儿,又没有补充。 大伙儿都心里清楚,老刘是吃亏的,毕竟二中老师的奖金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顶尖学生的成绩。 所以,这个学期进来的借读生和回流生,老刘先挑,这一点没有争议。 他挑几个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