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盘古开天(一) (第7/20页)
“于是,当齐磊和陈教授(第三人)夸讲的时候,你认定这是真话,因为他们是在你不在场的情况下做出的评价。” “这就是【第三人理论】,既满足了听真话的需求,又满足了被夸奖的需求。” “应用到社会传播的时候,就是媒介(第一人)向你(第二人)传播一个信息的时候。” “你也天然的会怀疑第一人的动机、真伪,甚至你对信息已经做出判断,也会存在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群体认知的潜意识不确定。” “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三个人来佐证第一人的信息,以及你的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再【两极传播】的原因,更是为什么意见领袖会成为中间人的原因。因为,意见领袖就是【第三人】!” “可以同时满足真话和夸奖的需求。” 众人纷纷点头,要是张路臣直接说理论,可以模棱两可,但是有了前面的小实验,就好理解得多了。 就是董北国脸上有点挂不住,“我才不愿意你们夸我呢!” 大伙也不说破,嘴硬罢了。 这时,张路臣继续道: “【第三人】!才是左右信息导向的关键。” “再说直白些,我们日常信息的接收,其实都是被【第三人】左右的。” 同样是起点的例子,读者不相信榜单,却要从榜单上得到书籍的信息,再通过第三人,决定是否阅读。 而这个时候,做为【第三人】的数据和书评,就会左右读者的取向,以及判断。 是不是很不服气? 我看什么,什么好看。我做主,别人左右不了。 可实际上: 一本数据漂亮、又是白金作者,书评都是深度解析、赞赏的书,在开始阅读之前,你就会留下潜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