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人不轻狂枉少年(二) (第5/15页)
“随处可见的,还有T恤、西裤、连衣裙。” “这些都是舶来品,连配色都是巴黎、纽约的那些时尚大师们引导的当季时尚。” “以至于我们的消费观念、审美标准已经完全被人家所左右。” “我们的服装设计能力、水平,也是跟着人家在走。别说超越了,追平都是个问题。” “更导致我们自己民族的传统审美,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 “中央美院里画油画的一定比国画的多,那里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师也只会裁剪西装和长裙。” “你连本国的东西都不觉得好看了,还谈什么民族自信?” “甚至人家丑化你的眯眯眼、大颧骨都成了主流审美,不觉得可悲呢?” “......” “......” 董北国和廖凡义竟无言以对。 这一点,他们是感同身受的。 就拿昨天的面试来说吧,为什么有一多半的学生在最后一题选择了错误的答案?真的是这些孩子都是白眼狼吗? 有点矫枉过正了。 不排除有个别极端思想的已经没救了,但大多数孩子还都是好孩子。 只不过,这是改革开放接触国外文化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 他们穿的是牛仔裤、西裤,看的是美国大片、倭国动漫、欧日韩的偶像剧,港台在这个年代都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入眼国内就是穷,往外看却是天堂! 哪不比国内强? 进口的东西就比国产的好! 似乎外面世界全是美好,外面的文化就是先进。 说句不好听的,连洋快餐都是最时髦、最高大上的美食。 你让他们怎么有自信心?很多人其实是有怨念的。 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