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5 (第2/4页)
见了您。看病要紧,一刻钟也耽误不得,请,您几位快请进!” 郭弘磊抬手引领大夫:“请。” “走。”老御医率先迈进了后衙角门门槛。 不多久 姜玉姝接待县丞夫妇,急欲回房哄孩子,心想:道声谢,就送客。 黄一淳夫妇问候了小病人,并讨论了几句病情,干巴巴闲聊两句之后,他喝口茶,沉默须臾,正襟危坐地告知:“刚才来县衙的途中,路过南城时,看见被划为作坊的那一片,聚集许多民夫,正在清理废墟,想必下月中旬之前可以收拾妥当。” “很好!” 姜玉姝满意颔首,不由自主,顺势谈起公务,“土豆产量高,早晚会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可惜它不耐贮藏,得制成粉或粉条,既能延长存放期,又便于流通往各个地方。” “各个地方?”黄妻不解,好奇问:“哪儿啊?” 姜玉姝摩拳擦掌,期望甚殷,“五湖四海!” 生性木讷的黄一淳露出笑容,“拭目以待。” 姜玉姝心思一转,话锋亦一转,皱眉说:“愿望是美好的,但眼下,作坊连影儿都没有。清理废墟、采买石料木材、建造竣工、尝试制粉等等,繁杂琐碎,我没有三头六臂,必须挑选一个可靠之人,委以重任,负责监管作坊平日的运作。” “我新来乍到,对衙门上下人等的了解,远不及黄县丞深刻。不知在你看来、谁最适合担任作坊典吏?” 图宁县第一间官营制粉作坊,而且暂无批准开设私营作坊的计划,钱财、粮食、粉制品等等,一一经过典吏的手。可想而知,典吏或多或少掌握实权。 监管作坊,明显是个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