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舞丹青_分卷阅读1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0 (第3/4页)

动笔写第二本,写了知青的故事,都是他下乡期间搜集的素材,在七七年春天完成,正等着下场印刷。他拿到稿酬第一件事,就是把唐昭这两年的画稿都收回来,火柴厂老孙不在意这些,反正模板在,印完也就是在柜里收着,沈晏清要,他就象征性地收了点儿钱,让殿下都打包拿走。还给迎春花火柴打电话,让他们也如此cao作。安在岭这边比较麻烦,唐昭那些画,他做完挂历打算收藏的,沈晏清跟他说了原委,他也表示理解,最后只留下唐昭当初画的第一幅牡丹和几张写意。

    至于摄影,沈晏清在村里拎相机次数确实不多,但是他在外面没少拍啊,钢铁厂的、汽车制造厂的、电影制片厂的、酒厂的,这组照片被第十届全国影展选中,同时参展的还有那张有名的。

    平平无奇的唐昭这一年变了不少,村里人觉得,她花钱没那么冲了。想当初她盖房子买家具,连三转一响一咔嚓都有,甚至还有唱片机这种东西,花钱都不带眨眼的。现在不咋花了,大家以为她今年挣得少了。

    其实哪里是挣得少,是家里一切齐备,除了吃的,基本不需要添置什么。唐昭同志除了画画,还迷上写现代诗。她用心体会,抒发情感,当然不是大花的“你从砬子上滚下来”这种水准。全国最大的诗歌刊物发表了她有关林区的组诗,杂志寄回来,唐建国当即杀了只鸡,一家人乐呵呵庆祝一番。

    那天晚上,唐建国对沈晏清说:“你看我家这三个,各个出彩,加在一起就是唐三彩。要是算上咱俩,那就是唐五彩。”

    93、百年有结是同心

    沈时和下了火车, 站台上人很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