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4章 (第3/3页)
气。我捐献古董,你们论证真假无可厚非,但是这么推三阻四拖延时间,实在无法理解。如果不是有任务逼着,依照自己的脾气,早就佛袖而去。 为了完成任务,他只能压住心中的不快,盘算着如何改变局势。 他理清思路,站了起来。 展台周围的人,把目光投向沈瑜。 沈瑜说道:“诸位都是收藏鉴定行业的专家。我想,如果这个东西是仿品或者价值不大,几位恐怕也不会坐在这里讨论。说白了,如果宝盒一文不值,几位最多看一眼,毕竟大家都很忙。 既然大家留在这儿研究,说明这东西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认证一个东西,佐证越多,越想越繁杂的时候,或许咱们试试最简单的方法,也许能有新的发现。 我今天找到的这些资料,不敢说能证明什么,但是,既然能在拍卖会出现的两次,已经证明了在乾隆时期,的确存在着这么一批春寿宝盒。 至于这几只宝盒是否属于同批制作,需要第二个论证。 由于条件限制,我们没有办法拿到更多的东西来比对。几位老师既然带来了扁瓶与印盒,说明这两件文物有时代特点,分别体现乾隆时期与乾隆之后的工艺水平。咱们不妨就比对一下他们的细节。” 他把扁瓶和春寿宝盒挪近:“咱们首先看这两件器物的整体造型。 扁瓶属于盘口溜肩,圆腹圈足的造型。宝盒整体成圆形蒸饼状。 这两个造型中,都有很重要的弧线,也就是对圆形的处理。从整体来看,两件器物的圆形处理,都属于雄浑饱满的类型。 再看器物纹饰。掐丝蜿蜒,呈闭合线,造型准确。” 他找到两个器物上相似的纹饰:“大家看,对笔画的处理如出一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