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758 变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58 变化 (第3/5页)

志,而是已经去世了的加里宁同志。至于莫洛托夫同志,只能算是与卡冈诺维奇同志并列,排在第四的位置上。

    但是时移世易,加里宁同志已经在两年前去世了,而伏罗希洛夫和卡冈诺维奇两位同志,又因为个人能力的原因,逐渐被排挤出了斯大林同志所建立起来的小圈子,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被迅速的边缘化。现在呢,日丹诺夫同志又紧跟着不幸去世了,于是,原来排位并不怎么真正靠前的莫洛托夫同志,便一下子被凸显出来,成为了政治局内的第二号人物。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有意思的一点是,抬棺者中排在第三位的,也就是紧跟在斯大林同志身后,出于右侧第二位的人,竟然不是急匆匆赶回莫斯科卡冈诺维奇,也不是最近两年地位蒸蒸日上的马林科夫,更不是因为年轻、实干而备受斯大林同志器重的沃兹涅先斯基,而是身材魁梧但却为人低调的米高扬同志。

    其实若是仔细算起来,米高扬同志与斯大林同志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前者在二十年代初,列宁同志刚刚病逝后的那段时间里,便坚定不移的站在了斯大林同志那一边,在那一时期,面对来自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等“左翼反对派”的围攻,真正敢于站到斯大林同志一方,并表明态度支持他的中央委员里,基本上就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米高扬,而另外一个则是早已自杀身亡的奥尔忠尼启泽同志。

    在过去若干年的时间里,米高扬之所以不显山不露水的,并不是因为他得不到斯大林同志的信任,而是因为他为人就是低调,除了自己所负责的那份工作之外,他很少就任何问题公开表明态度,这也使得他在联盟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