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698 逆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98 逆流 (第2/5页)

着主流地位的,说一句很到位的话:并不是斯大林同志的个人权威,撑起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思想,而是“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思想,支撑起了斯大林同志的个人权威,这个先后顺序是必须搞清楚的。

    斯大林同志之所以在联盟有如此高的威信,就是因为他提出的那些理论和方法,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另外,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联盟从二十年代开始,便持续将主要的发展方向放在重工业上,国家财政的主要投入和资源的倾斜,都偏向于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领域。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中,在联盟的重工业领域,尤其是军事工业领域,早就有一个不可见,但却实实在在的利益集团存在了。这个利益集团本身,就能够对联盟的主要经济政策施加一定的影响。

    举个例子:某个国有企业获得了国家的重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国家财政持续不断的向这家企业投入发展资金,注入各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这家企业肯定能持续不断的做出成绩,它从一个最初只有几十人的规模,发展到后来十几万人的规模,从一个地区性的企业,发展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于是,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这家国有企业的领导岗位,必然是一个香饽饽,前前后后的,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从这家国企走出去,迈上更高的领导岗位。

    就这样,在二十年之后,整个国家干部系统中,会有多少高层领导人,是从这家企业走出来的?他们之间是不是存在一定的利益关联?是不是一个利益群体?他们会不会持续性的为这家企业争取利益?

    这就是联盟在经济领域内存在的另一个问题。

    实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