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96 有用的人 (第4/5页)
再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赫鲁晓夫同志在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地位太稳固了,他在乌克兰党内的影响力太大了。 不要忘了,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赫鲁晓夫同志就是乌克兰的当家人,而在卫国战争中,随着红军在乌克兰的一步步推进,他也一步步的接手了乌克兰的全部工作,毫不客气的说,在如今的乌克兰,不管是各个州还是各个主要城市的领导干部,几乎都是他一手提拔任命的。若是假以时日,赫鲁晓夫同志恐怕会成为第二个贝利亚,而乌克兰则会成为第二个格鲁吉亚。 这段时间以来,赫鲁晓夫同志可没少向中央反映卡冈诺维奇同志的问题,同样的,后者自然也会将一系列的责任推到赫鲁晓夫同志的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同志更信任谁,谁的话自然就更可信一些,而从事实上看,尽管斯大林同志对卡冈诺维奇同志的能力有所怀疑,但当卡冈诺维奇与赫鲁晓夫一起站到天平上的时候,斯大林同志显然还是更愿意相信前者。 米利恰科夫为什么在写给斯大林同志的信上,直接指出了乌克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暗示自己希望能够前往乌克兰工作?是凑巧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类似米利恰科夫这样的人,从十六七岁开始就入了党,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早就有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他之所以想去乌克兰,就是因为看出了乌克兰问题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点。 他看出赫鲁晓夫同志在乌克兰的政治根基深厚,并且为此引起了斯大林同志的忌惮,所以才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他前往乌克兰不是为了顶替赫鲁晓夫同志的,而是为了与卡冈诺维奇同志搭班子,一同制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