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90 马林科夫的路线 (第5/5页)
至于马林科夫所谈的最后一项内容,就是他自己所推崇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的,自从进入仕途以来,一直都在机关内工作的马林科夫,同样也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经济发展思路,而且,在过去几年的实际工作中,他的这一套理论,还被他自己逐渐完善起来了。 对于联盟内部的经济发展思路问题,马林科夫同样也不支持过去一贯尊奉的斯大林模式,按照他的说法,联盟从三十年代开始,便将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放在了以军事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上,为了能够迅速建立起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联盟将大量的资源都堆砌到了重工业领域。尤其是在卫国战争期间,联盟一切的经济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重工业来开展的,为此,作为国家根本的农业其实是被完全的忽视了。 当然,忽视农业的问题对联盟来说,其实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它也与联盟的国家性质有关。尽管在一九三六年出台的苏联宪法中,已经明确规定了苏联的国家性质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但实际上,工人阶级的地位在联盟内是始终高于农民阶级的。而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联盟所实行的政策,也是从农业吸血,借以支持工业的发展,因而,农村的发展其实是相对滞后的。 马林科夫认为,从联盟的国家性质出发,对农业的重视也必须提上联盟经济工作的重点序列。按照他的说法,联盟在过去几十年的建设过程中,过度重视工业,忽视农业,已经给联盟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乌拉尔到伏尔加,从乌克兰到库班,全联盟的农民都在承受着过度的压榨,这对联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懵懂的猪的奋斗在苏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