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823 必须有立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23 必须有立场 (第2/5页)

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尽管已经快要进入三月份了,但是莫斯科的天气,依旧没有明显回暖的迹象,尤其是深夜时分,室外的气温依旧能够降到零下十度左右。

    作为联盟处于顶层的党员干部之一,米利恰科夫在莫斯科有三处住所,一处是莫斯科市委专门为他安排的,一处则是联盟院为他安排的,而此次他回到莫斯科所住的地方,则是位于奥霍特尼·里亚德街的一处老旧房子,那是他在三十年代入狱之前的老宅子,他的妻子和女儿在他被捕之后,又在那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十月革命之前,奥霍特尼·里亚德街是一条还算繁华的街道,当时,这里是莫斯科中产阶级的聚居区,就在这条街与特维尔斯卡娅街的交汇处,那栋高五层的旧俄式住宅楼,曾经名为“有产者大楼”,少年时期前来莫斯科谋生的朱可夫同志,就曾经在那栋楼里短暂的居住过一段时间,一直到他成为一名俄军骑兵为止。是的,米利恰科夫曾经与朱可夫住在同一条街上,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有趣。

    老旧的住宅并不宽敞,也没有专门的书房,夤夜赶来与米利恰科夫会面的维克托,就只能坐在逼仄客厅的老旧沙发上,不过,茶杯里的茶却是好茶,尽管它并不符合维克托的口味。

    沙发对面,穿着一身睡袍的米利恰科夫,坐在一把同样老旧的椅子上,正在向维克托解释他此次连夜赶回莫斯科的原因。他是一个小时前刚刚下的飞机,与他一同前来莫斯科的,还有现任的乌克兰第一书记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卡冈诺维奇同志,后者是在接到了斯大林同志的电话之后,专门赶回来的。

    按照米利恰科夫的说法,斯大林同志此次召唤卡冈诺维奇同志的目的,并不是什么秘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