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苏俄_716 蝴蝶效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16 蝴蝶效应 (第3/5页)

全国性的军事总动员,一方面大肆采购军事装备,等到停火期结束,以色列国防军已经鸟枪换炮,三下五除二就将一直在搞宗教庆祝的阿拉伯联军打了个溃不成军。换句话说,美国人提出的这个议案,其实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以色列人反败为胜的主要契机。

    不过,如今毕竟不是维克托前世的那个时空了,在曾经的那个时空里,莫斯科还对美苏关系心存幻想,同时,在中东问题上,莫斯科也是将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犹太人的身上,联盟的外交方向,是期望能够将新生的以色列拉到自己的阵营中来,为此,莫斯科对美国人提出的议案投了赞成票,甚至还连同美国人一起给英法两国施加压力,迫使原本想投反对票的英国人,不得不在这个议案的投票中投出了弃权票,最终使得该议案在联合国安理会中顺利通过。

    而在如今的这个时空里,就因为苏联提前掌握了核武器的技术,导致在随后的美苏对抗中,莫斯科所采取的立场变的更加激进。联盟这种激进的外交政策,导致莫斯科与华盛顿在诸多攸关地缘政治利益的问题上,产生了更加直接,也更加激烈的矛盾冲突。

    比如在远东的朝鲜半岛问题上,受莫斯科的影响,美国人不得不放弃对南朝鲜地区的代管,将整个朝鲜半岛交给了联盟;比如在希腊问题上,因为莫斯科的明确态度,美国人才放弃了在英国人退出之后,直接介入巴尔干地区的企图;再比如在伊朗问题上,就因为莫斯科在核武器的问题上掌握了稍多一些的优势,美国人才没有在联盟拒绝撤出伊朗北部地区的时候,以发动核打击作为胁迫联盟做出让步的手段。

    总之,蝴蝶效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