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71 李森科 (第2/5页)
理论,他认为遗传物质是不变的,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变异,至于什么后天的获得性,根本不可能进入遗传过程。 在这里需要记清楚的一点是,摩尔根是美国人,他在三年前才刚刚过世。 获得性能够获得遗传的争论,在联盟内部自然也存在,而在这其中,坚定拥护米丘林学派立场的人里,李森科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至于说站在他对立面的人中,则包括了曾经的“全苏作物栽培研究所”所长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以及接受瓦维洛夫邀请,专门从美国移民到苏联来搞生物研究的赫尔曼·约瑟夫·穆勒。 在三十年代中期的时候,李森科还没有开始推崇米丘林学派的理论,他只是在到处宣扬他的“春化法”,并大言不惭的宣称,春化法不仅能够促成小麦的早熟,还能起到抗霜冻的效果,另外,还能增加作物的亩产,可谓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育种方法。 最初的时候,相关的学术论战并不存在,只是作为美国的移民,穆勒先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李森科所介绍的“春化法”,他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认为,所谓的“春化法”其实对作物的增产和抗霜冻,并不具备什么作用,他甚至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李森科所介绍的“春化法”不是科学,而是巫术。 就这样,双方的论战一触即发,而迅速被卷进来争论旋涡瓦维洛夫,倒是没有直接批评“春化法”不起效果,他利用自己“全苏作物栽培研究所”所长的身份,在全联盟范围内找了五十块试验田,分别采取“春化法”进行耕种。结果,最终的实施证明,穆勒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李森科所宣扬的“春化法”的确没有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