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775 别尔乌辛 (第2/5页)
杉矶的距离,不足六千三百公里,到旧金山只有五千九百余公里,到纽约差不多有六千八百公里......” 他将指示杆放下,眼镜片后面的一双眼睛里,放射着兴奋的光:“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新式火箭,在昨晚试射成功的新式火箭,其射程足以覆盖美国本土的绝大部分城市,一旦战争爆发,我们可以在三个小时内,利用原子弹对美国本土的所有重要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而美国人若想实现同样的目的,则至少需要花费数倍与我们的时间。” “总而言之,这一款昨晚试射成功的火箭,对我们来说,将是一柄能够致胜美国的利器,”别尔乌辛最后说道,“它使得我们在与美国的核对抗中,获得了效率上的决定性胜利。我的建议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目光转向东方,依靠着火箭技术优势所提供的战略性超前,我们应该在更加贴近美国本土的地方,向华盛顿施加更直接的压力。” 好吧,别尔乌辛同志的这一番发言的确是鼓舞人心的,而且,他所做的陈述显然也没有错,这一款新式的,理论射程能够接近一万公里的火箭,对于联盟来说,确实是一件战略性的国家利器,它的出现,将导致美苏在核对抗方面的均势被打破,而且,联盟的领先还并不是仅仅局限在核武器的数量上,而是体现在了核武器的运载方式上。 在战后的一段时间里,美国人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一直都在核武器的运载技术方面,强调远程战略轰炸机的作用,因此,他们开发出来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不管是技术还是数量,都不是联盟所能够比拟的。为了与美国人展开对抗,联盟不得已另辟蹊径,选择将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