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4节 (第6/7页)
今南北都盛行‘世学’,以归纳天地间亘古不变的道理为要,”萧统轻声道,“倒是不再导人向善,让人心安宁了。” 苏绰知道朋友是深明佛法的人物,笑道:“我倒不这么看,佛法固然导人向善,但在我看来,一石米就足够让一户人家更为和谐,这布便宜了,邻居之间,也不必为一个沤麻池打得头破血流,水渠修筑好了,抢水的械斗就会少许多,这不比导人向善,来得更善么?” 萧统怔了怔,认真道:“倒也是这理。” “你啊,是从南边来的,不知道如今北方,虽然有许多力役,但都是给自家村落勘察水道,修筑水库,所以,虽然辛苦,但却没有多少臣子反对,”苏绰热情地给新朋友介绍这里情况,然后有意无意地试探道,“如今萧丞相愿意派你前来游学,看来对北朝也有些的向往吧?” 萧统低头笑道:“这,北朝多有王孙子嗣前来游学,我不过一次子,又哪知道父亲的意思?” 苏绰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反而更热情了。 如今北方一统,想再立下不世大功,只能求于南朝,所以,知道的越多越好。 …… 夜风吹拂,萧君泽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萧君泽正思考着要怎么回南朝。 北方如今正在逐步走入正轨,他直接离开,也是不太容易。 尤其是在打通商路后,整个北方都显出了勃发的生机。 南方的粮食解决了可能出现的饥荒,庶民们的主观能动性就全爆发出来了,加之草原上的牲畜补充了中原缺少的力役。一时间,复耕和重定户籍在整个北方进行得如火如荼。 这样的时间,他若是离开,北方局面很可能出现反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