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我不穿了!_第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节 (第4/7页)

,都是需要体力的,他这小体格能发几箭?

    他坐在书案上,拔弄着面前零件,比对着图纸一点点地打磨修改。

    在这个时代,做什么量产火器困难太大了,但若是做一把普通的,耗费时间长、价格昂贵、类似于艺术品的火器,对他来说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先前在当小众up主时,就用纸板、弹簧、吸管做十八个零件,就能组合出一把能打出纸球的左轮手枪,发出视频时,许多弹幕都在刷“小日子越过越刑”“超过1.8焦动能”等放肆之语。

    对后世的许多普通人来说,枪械似乎是集齐了工业文明的精致、强大、标准,是现代工业之大成的产品。

    但事实上,在十五世纪的重火枪就能打穿3毫米厚的铁甲,那时候可没什么标准化,当时的枪械大师,和铁匠没什么区别,所有的枪管都是一根一根地用手工掏,每个螺丝都是自己打,每个螺纹都要自己车出来。

    当然,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必然是良莠不齐,开枪后是炸自己还是打别人都要听天由命,修理自己的枪械几乎是每个火枪手的必备功课,一把上好的枪,能卖出天价。

    要是萧君泽还带着他现代的那套车床装备,这种东西他半小时就能做完。

    现在当然没这个条件,只能靠耐心,一点一点的磨。

    好在,看起来,任务还是能完成的。

    “青蚨。”萧君泽唤自己帮手。

    “帮我找些道士,最好是会炼丹。”萧君泽吩咐。

    机械这方面他熟悉,信手拈来,但化学知识他还给老师很久了,尤其是很多东西需要提纯、合成,还是需要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