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_125 冯紫英、卫若兰、琪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5 冯紫英、卫若兰、琪官 (第2/6页)

之,我也是侥幸作出,当不得什么。”

    沈亮的临江仙这些日子在神京城里广为传颂,尤其它的作者还是一个年未弱冠的孩子,便为这首词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贾仲安的名字也随着诗词的传播,而为众人所知晓。

    这就是诗词达人的好处了,你能说出李白、杜甫、王勃的名字,但是谁能记得跟他们同一时期状元的名字?

    谁能记得他们当朝的宰相是谁?

    诗词的魅力可以穿越时空、跨越性别、甚至跨越地域和国籍。

    尤其是大周朝,堪称诗词荒漠,有数的几个文学天才,什么唐伯虎、杨慎全都没出现,能够流传千古的诗词更是少得可怜。

    不过这也得分跟谁比,跟后世的辫子朝相比,大周朝还略胜一筹,但跟唐宋相比,就相差甚远,甚至连元朝都不如。

    所以沈亮的《临江仙》一出世,便宛若晴天霹雳,平地一声惊雷。

    一开始这首词还只是在官员之间传诵,可是那些官员也有家人,那些被困在深闺的痴男怨女,每天翻看唐宋诗词都快翻烂了,现在看到一首新鲜出炉热乎乎的好诗词,自然奉若珍宝。

    怎么说呢,就好像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一样,而且他们都认为自己时代的偶像才是最强的。

    卫若兰正是听说冯紫英和沈亮有旧,所以才找关系,想要见一见这名动京城的大才子,就好像后世许多人希望通过明星的朋友来跟明星扯上关系一样。

    冯紫英又向沈亮介绍旁边的年轻人,“这位你肯定知道,唱小旦的琪官,姓蒋名玉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