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一章钱粮不够百姓来凑 (第2/4页)
甚至是大宋的官、均、哥、定窑。 木器是重染精雕,这两种价值反倒比金玉还要高。 崇祯皇帝不仅在吃食上节俭,穿衣上同样节俭,不穿话里的衣服,只穿素袍。 按照道理来讲,皇帝的外衣内衣穿过一次都不能用了,特别是内衣,洗过之后要穿很多次。 奈何内府织造衙门从来只提供一次性的衣服,外观重要,从来不注重质量。 导致崇祯穿过几次后,衣服就很容易坏,内府依旧只给皇帝提供一次性衣服。 这都是形式上,表面功夫的节俭,皇帝想节俭,手底下人也不答应。 但仅仅用裁驿卒、省宫费这些小打小闹的方式,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巨大的财政危机。 何况宫中省减下来的费用仍然是落到皇帝自己的腰包里,一分一厘也没有提取用于国家财政支出。 崇祯初年有一些官员打过皇帝内帑私财的主意,崇祯总是哭穷: “朕在宫中极力节省,仍然入不敷出。如果真有余钱,朕怎么会吝惜呢?” 崇祯自然不是傻子,说出三十文的元宵,就是在敲打太监。 他对于宫内之人不会太过严苛,否则远了就上演晚唐的情况,近了就是他哥落水的旧事。 连嘉靖皇帝都被宫女给刺杀过,大明宫殿着实是不怎么安全。 所以崇祯一直想法子加派,只是还在酝酿当中。 对于剿匪平叛的钱粮,他让总兵王承恩,副总兵曹文诏自行筹措,因为朝廷里拿不出钱来。 曹文诏也缺钱粮,现在机会摆在眼前,就得讨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