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驿卒开始当皇帝_第四百三十四章学兵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四章学兵法() (第2/4页)

,保守估计就要超过百万两银子。

    至于为啥费钱,因为有人要赚运费钱。

    从润丰运粮到相隔三百里外的山海关,每一个小车运草五十小束,给脚钱二两八钱。

    到了地方你想回来,就算卖了驴车回来,都不可能。

    后面涨价到三两也没人去,车户都逃光了。

    你若是问这种车能载多少米?

    只能承载三石。

    一束草不过四分,连同粮食三石,用脚银三两。

    再从山海关运送到千里之外的辽阳,运费只会蹭蹭往上涨,关键是这点脚钱还落不到运夫手里多少。

    至于走海运,从官员的报告上可看出,运粮船从天津出发,越过大洋,那遇到的不是大风就是大浪,粮食的船都沉底了。

    十次有七八次能成功到达辽东便算大功劳了,至于到了辽东那几次,出发前与出发后船数不一。

    问就是中途运粮船沉了多少艘,问的话就都是天灾,不是刮风就是下雨,把船都给刮沉底了。

    至于是真的沉底还是另有他用,就看具体情况了。

    总之大明流传一句话,援辽之举最苦累的便是海运。

    所以大明运输辽饷,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损耗都极为惊人。

    钱粮的侵没、克扣在吏治败坏的现在,普遍存在于九边,饷司、将领从中得利,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

    在辽饷不到位的情况下,许多士卒的生活保障就没有了。

    尤其是战乱一起,边区物价上涨,纵然是足额发放,也不够花的,更不用说还不是足额。

    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