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二四五章 幺蛾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五章 幺蛾子 (第2/4页)

正是这两人,一文一武,自文天祥兵败后,支撑了南宋流浪小朝廷的最后阶段,是最后追随至此的,数十万汉人军民的主心骨、中流砥柱。

    经此一役,南宋覆没!

    但,这一仗,败得是那样的悲壮,那样有节烈之气!

    面对野蛮外族的入侵和压迫,华夏勇士们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的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

    崖山精神,即中华民族精神!

    崖山精神,春秋大义,鼓舞后人!

    崖山之败,使得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产生了断层,有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陨落,因而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华夏文明,代代相传,至宋朝的时候,曾大幅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经济、文化、科技相当发达……

    即便在最为短板的军事能力方面,也在蒙古铁骑横扫整个欧亚大陆后,独力支撑了数十年之久,还浴血抵抗蒙古人的入侵时,在四川钓鱼城,击毙了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之兄,时任蒙古大汗的蒙哥。

    南宋的灭亡,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第一次整体被北方相对野蛮的游牧文明所征服,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

    自宋以后,那个自信、开放、宽容、具有抵抗精神的汉民族衰亡了,数十年的抗元斗争,消耗掉了汉民族最精英的人群,那些有血性、有骨气、有胆量的人被大面积消灭,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体系几近灭亡。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脊梁也几被打断,中华精神几乎灭绝。

    汉人族群,在遭遇北方牧马民族的重创后,也开始变得保守,此后的数百年间,面对外侮,大多数的汉人,变得精神麻木、苟且偷生。

    此后数百年,汉文明再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