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三四零章 粤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四零章 粤语 (第2/4页)

第二,鼓励种植新型经济作物。

    对于林啸极力推荐的土豆和番薯,连城璧寄予了厚望。

    据说,这两种经济作物,不仅成熟期大大短于水稻和小麦,而且产量奇高,即便在缺水的山地种植,也能很好的成活。

    因此,前一段时间,连城璧在肇庆府和罗定州一带,以宣教府的名义,利用上川岛运来的种子,组织人力种植了许多的土豆和番薯,积累了一些第一手经验。

    至于那些诸如山坡、坟头等边边角角处的零碎山地,则由驻军负责开垦,全部种植最为耐旱的土豆。

    连城璧希望,通过这种小型的军垦制度,确保驻军的口粮,断绝他们与民争利的行为,建立新型的军民关系。

    第三,从海外紧急采购粮食。

    在与琴川侯林啸的谈话中,连城璧得知,此番他们缴获了一笔尚可喜的脏银,有了这笔钱财,紧急情况下可以从海外采购一批粮食救急。

    这笔钱财,主要是尚可喜从广东搜刮的民脂民膏,因而,琴川侯保证,他会将之大部分用于救济两广百姓,而只要有银子,安南和占城等地有的是粮食。

    连城璧也知道,救急是一时的,确保自给自足才是长治久安之计,所以,上述三条中,第一条才是治本之策。

    中国的百姓勤劳又能熬,有了政策的保证,他们就能一家老小齐上阵,掀起一股开荒种地的热潮。

    同时,他也希望依靠新型作物,能让百姓们捱至夏熟,并为来年的大面积推广准备种子。

    因此,对于利用此类免费大戏来大力宣传政策,连城璧极为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