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_第三七一章 尼古拉斯?一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七一章 尼古拉斯?一官 (第3/4页)

  由于大明在大员没有军队,他们得以在大员海外的一个鲲身岛沙洲上建筑城堡,起名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从此开始为祸此地。

    关于大员名称的由来,据说是由闽南话“台员”转音而来。

    从此,整个台湾岛,都被这些殖民者称作“大员”,直至清朝,才正式更名为“台湾”,并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这就像澳门被佛郎机人误称为“马靠”一样,只不过是一伙搞不懂汉语的佛郎机人,首次登陆的地点叫“妈阁”而已。

    值得一提的题外话是,这个带路党,是一个与颜思齐时同时期的大海盗,泉州人李旦,此人海上作风强悍,洋人都称他为“甲必丹李旦”。

    “甲必丹”captain一词,是船长的意思,为佛郎机人统治马尼拉时期,对汉人领袖的称呼,直至很久的后来,才引申为陆军上尉,或海军上校。

    而在此时期担任李旦翻译的,就是小名一官的郑芝龙,这件事之后,郑芝龙才正式归附了同一年也来到台湾的“日本甲螺”倭寇首领颜思齐,并很快得到重用,第二年便成为其接班人。

    说起来,虽说郑芝龙海盗习气不改,因算计过度而晚节不保,反误了卿卿性命,但其实此人是个大才。

    他自小不喜读书,性情逸荡,有膂力,好拳棒,还热衷剑术,因此不受其父喜爱。

    十八岁时,郑芝龙与兄弟们齐至濠镜,在舅父黄程处学习经商,为其舅贩卖白糖、奇楠、麝香等货物。

    在与佛郎机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卢西塔尼亚语又被称作犹太葡萄牙语,今已基本失传和葡萄牙文,还到过马尼拉,会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话。

    直至后来,他又常来往日本,由此学会了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