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8章 吓唬 (第4/5页)
“殿下所言早年朝中也有争议,历时两朝才有定论。”应节严看看殿下,虽然心中仍有些不快,可自己身为人师,还是要尽责的。当然世上有几个不好为人师者,当然又有几个老师不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的。 “还请先生详解!”赵昺恭敬地说道,心中却暗想原来这事儿不止后世有争论,当时便有了不同意见,而纯队看来便是争议的结果。 “嗯!”应节严点点头,略一思索说起了当年的往事。高宗南渡之后组建了驻屯大军以替代已经崩溃的禁军体系,一般都采用五十人一队的编制。韩世忠等军都是行用纯队战术,四川诸军纯队也“以五十六人为队”。 时任宰相张浚认为,“诸军当结纯枪、纯弓、纯弩队。枪之队在前,弓次之,弩次之。其弓弩手各带刀斧。每队九十人,通九队作一部,九部为一阵。缘弓可射八十步,弩可射二百余步,虏骑若近,先发弩,枪、弓队小坐,次发弓,若至前,则纯枪之势甚壮,可御马足,鲜有不胜”。而花装“徒便观看”,“弓弩数少,枪手又散在队中,参错失叙”,不适合与金军作战。 当然张浚的说法也受到了一些人的反驳,在反复争论之后也没有定议,各军仍各行其事。这场争论延续到孝宗后期,四川三个都统制吴挺、彭杲和傅钧都以为即使军队人数和武器数相同,而武器配置的巧拙,也是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意指花装不如纯队。朝廷才最终确定取消花装,皆以纯队编伍,为军中定制,各军编练的标准,此制也一直延续至今。 “殿下可明白了?”解说完毕,应节严指着大阵问道。 “先生这是还要强攻城池?”赵昺眉头皱皱眉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