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80节  (第3/6页)
    但珍卿是知道的,这几句话并非出自《左传》,而是出自《易经》的《系辞传》。    她随口跟舍友梁玉芝说,梁玉芝竟然跑去跟俞先生说。    幸亏这俞先生是个心胸宽广的,不但没怪学生指出错误,反倒非常纳罕地问珍卿,她难道读过《易经》吗?    珍卿就老实跟他讲,她拜过一个国学师父,确实跟他学过《易经》。    从此以后,俞先生对珍卿格外关照。    只不过圣音是教会女中,不怎么重视国学,俞先生的地位不高,说关照也就是寻常多讲点东西,态度也会比较好。    就只是这样,珍卿也非常感激了。    除了文史类的课程,珍卿学英文、德文,也格外地得心应手。    她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她从暑假上家教课就发现了。    英语确实上辈子学过,这是天生的作弊器。    但珍卿这一辈子自幼勤学苦读,锻炼了非常好的记忆力,这是学外语记字形、句子的一大助力。    而且她对外语的字音,也出人意料地敏感,很容易就能对不同字音加以辨别区分,并且记住正确的读音。    珍卿觉得,这种优势与其说是天赋遗传,不如说得益于多活一辈子。    她从小就处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老家人讲的禹州话是最基本的,但在她脑海里,还有上辈子的方言和普通话。    下意识就会将不同语言,进行对比区分。    小时候教过她的匡先生,讲的像是带蜀州口音的普通话。    而李师父跟珍卿讲的,也是带禹州味儿的普通话,李师娘讲的更是带京味儿的普通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