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2/4页)
爹娘啥样的子孙,他家的姑娘是绝对不会错的。说起来,他家最小的儿子也跟着你上课呢,说是叫……叫文才。” 元安平对于每个孩子都很熟悉,一听这名字就想到了是谁:“杨文才?” “对,他家就是姓杨。杨家村的,离咱们村也挺近的。”元根盛笑着说,“所以啊,他家人一听是咱们家,就对柱子很满意了。” 元安平也觉得不错:“那倒是挺好。杨文才那孩子学习很用功,老实听话,挺好教的。”对于什么样的爹娘有什么样的子孙元安平也觉得很有道理。至于歹竹出好笋,概率太低,好人家养出坏孩子的概率也不高,从父母来推测孩子品行,倒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元根盛想到孩子的事,本来挺大的压力现在也轻松很多。有了元安平给的一笔钱,儿子女儿的婚事都不必担心了。他心里筹算着,今年一年把儿子和女儿的亲事都给办了。柱子十八岁成亲不早也不迟,小雨已经十六岁了,也是出嫁最适宜的年龄。虽说很想把女儿多留几年,毕竟嫁到别人家为媳为妇可不如在家里自在,但奈何女孩儿总要经历这一遭,早早出嫁总比成为老姑娘好。想着家里还有几个儿子,还有元安平这个堂弟,到时候亲家也不敢随意欺负他女儿。 想到庙会,元根盛跟他说道:“安平,庙会那天你也可以带着小寒去逛逛。那天特别热闹,去拜拜神求个好运气也好。” 对于古老的庙会元安平也确实挺想去看看,但也不能为这个耽误了上课:“庙会是什么时候?” “五天后。正巧是休沐的时候。”因为三儿子跟着元安平上课呢,所以对于学生什么时候休息元根盛也很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