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攻到底误解了什么_第14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章 (第2/3页)

逆造反之类的重罪。

    从古至今,想要彻底整治一个人,无论是诬告,还是确有其事,都要收集罪状。

    纵观所有罪行,唯有谋逆,情节严重,似是而非,界定宽广,所以广受偏爱。

    结党营私是谋逆,说了些含糊的怨诽之言是谋逆,甚至在胡商摊子前多看两眼多说几句也能说是谋逆。只要皇位上的君王还想要江山稳固,哪怕是捕风捉影,也不会放任不管。

    一旦有那么点怀疑的念头。

    其他不经意的小事,也能被翻出来,说是早有先兆,坐实了罪名。

    收集证据,落实罪名,有时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但反过来,罗织罪状,再寻找证据,就变得简单起来。甚至还能依据已知行程,编个像模像样的证据来。

    如那奇书所画,圣上夜里急召,赐御舆。

    当他深受圣上信任,那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当他被圣上忌惮嫌恶,吃饭喝水都是过错。

    毛毫在素白的纸上拖行,转折顿笔。整齐端正的台阁体跃然纸上。挽袖,又沾一点墨汁,撇开。

    圣上赏赐,那是圣上的事情,刚正忠诚的人,哪怕抗旨,也该做到为臣本分,御舆是皇帝坐乘,敢乘就是有不臣之心,嚣张跋扈。就算圣上特赦,也该赏罚分明,无论何人,擅闯宵禁,自当受罚。

    否则,当朝律法何在,屡屡破例,天子威严何在?

    耳边仿佛要响起某某大臣义正词严的怒斥。不忠不义的帽子不偏不倚扣在“沈言”的头上。

    大抵那画太过真实,承转起合,恰到好处,串联起来,甚至能想象得到那场景。

    经历了一番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并非所有朝臣都是“沈言”的仇敌,亦有不少审时度势之人投靠了他。有人想动他,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