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体记(1-8部)_分卷阅读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2 (第8/8页)

也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便道:「姑姑明见,孩儿记住了。」

    「你要特别小心宋恣、吴七郎等十兄妹!他们这帮人,当年随你爷爷征战,上马挥戈杀敌,下马豪歌纵酒,过惯了刀头舔血的日子,早已积重不返,南归之后,他们互相不能离去,沈於往事,不能自拔,前些年,已经疯了一个杜将军了,伤及了许多无辜,其他人若不加以约束,只怕也会惹出大祸。这也是我不敢放任他们离府散去,要你到这边任府主的缘故。筠儿,这帮人用得好,自是国家利器,用不好,则为祸世间,你的担子不轻呢!」

    「他们真能听我号令?」我心下跃跃。

    「他们身后另有道门制约,对着权杖发过誓的。」

    「道门,是真武教么?」

    「不是的,你爷爷那块权杖,你知得自哪里?」

    「哪里?」

    「茅山祖庭,宋恣他们多为山东人,是茅山宗的俗家弟子。」

    「啊!」这个印证了很久以前我在师门听到的传闻,当今各大道门,不便直接干预朝政和俗务,都会隐於俗世势力的身后,真正的道门大战往往看不见,而朝中各派势力的起落,却能瞧出道门的兴衰。

    「你爷爷以文臣出身,能在苏北、山东建功,其实大都拜咱们先祖所赐,天台贾氏的先祖,原是一名茅山道士,他说「国亡,其道何在」,於是弃冠下山,沙场身残,又在天台娶了妻室,传宗遗训。「光复河山」,本是他离开茅山的前夜狂写的四个字。你爷爷任淮东制置使领兵平乱时,茅山宗没有忘记这段渊源,特意制了这块玉牌相赠,并派来许多弟子相助。茅山宗在苏北、山东一带,信徒最众,因此得以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