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儿静一静_254、人情世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4、人情世故 (第5/5页)

留给周思国的印象并不太好。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周思国因穿着破烂,很是显眼。或许大老王名校大学老师,不仅相貌堂堂,而且穿戴尤其是仪表又颇为讲究,即使在夏天,从不穿汗衫,整天穿着吊带裤,外扎腰短袖衬衫。与那些夏天穿着老头衫,甚至是汗衫为学生上课的农村老师形成了鲜明对照。

    周思国所在的中学为农村学校,学校的老师大部分来自于留校的高中毕业的学生。周思国很清楚记得,上高二时,教材改革,好多内容,老师未曾接触过,只好夜里自学,白天再教学生。但在周思国的眼里,朴素的农村老师与仪表颇为讲究的大老王老师不同,农村老师虽然教学一般,但却让周思国感到特别亲切。周思国对大老王老师的成见并不完全来自于农村寒门学子的自卑,还有那感觉与大老王老师先天有种说不清的隔阂。大老王老师对学生要求特别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和鉴赏水平,每天在正式上课前,都要求每位同学熟记一篇新的唐诗宋词,并对前一天布置的作业进行choucha。大老王老师似乎故意与周思国作对,每次周思国都是重点检查的对象,而有时,周思国并未做到全部背诵下来,常常在全班同学面前难堪,时间一长,周思国的心理就有了阴影。还有,在周思国眼里,大老王老师是一位意见篓子,对学校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尤其是上课时,经常当着学生的面,对学校提意见,使人感觉负面的心理特别重。当然,周思国对大老王老师也有正面的感觉,不愧为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学识渊博,为人正派,尤其是在教学上责任心极强。

    彻底改变周思国对大王老师负面印象的是,周思国至今都觉羞愧甚至是改变命运的不光彩之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