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  (第4/4页)
状元郎吗?”    今年就是大比之年,如果他能过了县试,三年后府试中举,再三年会试拔得头筹,十八岁即可晋身翰林。    科考虽然没有订下最低年限,但南朝开国五十余年迄今,尚未出现二十岁以下的状元郎啊。    姜琬猛然被这样一问,不禁有些怔。    他摸着头顶,认真回答:“有机会的话,学生愿意一试。”    并非一定要成为最年少的状元郎,哪怕中了进士也好,只要能走上仕途正途,他不怕成不了后来居上者。    截至到清末,中国科举史上共出了504名状元,这些人可能当初风光一时,不过后来大都泯然众人矣。    说白了,科举就是块敲门砖,一旦拿到门票进了宦门,天高海阔,任凭你靠本事折腾。    姜琬不求第一,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赛道就好。    宗东方意味深长地道:“读书考试,身心清净是第一紧要的,若小小年纪便沉迷声色,纵有再高的天赋……”    “学生知道。”姜琬知他指的是原主从前滥/交狐朋狗友的事儿,拱手作揖道:“学生日后再不和一些无谓的人来往了。”    好不容易重活一世,姜琬当然要活的扬眉吐气,他向来不习惯屈居人下。    宗东方满意地点点头:“今年是大比之年,再过几个月,就是县试了,县试考过去,中举之后一路上去,中进士,做到翰林,你的前程就不可估量了。”    一旦进入翰林,来日登阁拜相,就有望了。    宗东方对学生的期望可不是一般的高啊。    “学生一定尽力。”    姜琬辞了他出来,径直返回家里。    第4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