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7 (第2/4页)
都不错,没想到居然他对纯文学写作也很有兴趣啊?” “原来写过历史类的东西!”于宝岩恍然大悟道,“他的作品模仿东瀛国的痕迹很明显,遣词造句都有一股子东瀛腔在里面,而且思想也和东瀛国的那帮子文人很接近。不过他比那群东瀛人写得更东瀛人,想来是在学历史的时候读了不少东瀛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吧?” “什么东瀛人不东瀛人的,的风格不是属于哪个国家的。”黄骏摇摇头道,“高卢人能写怀疑主义,东瀛人就不能写了?不要将自己的视角局限在某个框框里,这不适合你去更多的作品。这个世界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留下,你回去吧。” 于宝岩将孙平的收购留了下来,而自己则转身离开了。黄骏略微处理了下手边的日常事务,就开始起孙平的来。黄骏是震旦国文艺工作者联合会的副主席,同时也是全国作协的主席兼震旦笔会的发起人和理事长,在震旦国的文学界那可是一等一的辈分。虽然现在他只将自己的主要工作放在上,但实际上他负责审读的稿件已经不多了。 震旦国的文人大抵上分为三类,西洋派、东洋派和本土派。其中西洋派是主流,由于现在世界文学的中心在高卢国和花旗国,而目前各主要文学思潮也主要在西方世界发祥,因而西洋派是国内文坛的主流。他们的文字充满了实验性和前瞻性,讲究“为艺术而艺术”,追求的是个人思想在文字中的解放与自由。当同时有因为现实的残酷导致一部分西洋派作家的思想趋于消沉,感伤主义、悲观主义、怀疑主义横行,甚至部分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