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造大顺天_第138章 目标武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8章 目标武昌 (第2/4页)

极的意思,皇帝看来是盯住了洪承畴,不愿意让他从眼皮子底下溜走,甚至还亲征来打这样一场战略决战。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眼睛余光扫向了豪格,却发现对方脸上则挂着一丝淡淡的笑容,心中不由得越发烦躁起来。

    ........

    当辽东战场处于僵持之势时,李晟的革新军却也已经彻底脱胎换骨,长达三个月的集中大练兵使得整个革新军大变样,而且在这三个月时间里面,各种军中物资和军械的生产制造也迎来了高峰期,大批量的火铳被列装进了各部队,其中像鹰嘴铳更是足足生产了六千余杆。

    六千杆鹰嘴铳看似还无法满足革新军的需求,可是暴涨的生产能力只会越发加快革新军的装备速度,尤其是李晟通过引入标准化、流程化以及分工化模式后,相比起原来一个人一杆铳的打造方式,已经先进了许多倍。

    除此之外,在安德鲁的努力下,革新军的火炮生产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使得一部分佛朗机炮得以提前装备,且他还生产出了一些重型炮车以及十二磅火炮,使得目前革新军得以列装两个重炮营,其中每个重炮营有十八门炮,加起来一共有三十六门十二磅炮。

    有了这三十六门十二磅炮,李晟甚至有信心同建虏大军打一场会战。

    八月,李晟在襄阳召开了军政联席会议,正式确定了八月份将会酝酿一次重大的军事行动,而这一次主要对准的对手便是督师丁启睿的督标、三边总督傅宗龙、保定总督杨文岳、湖广巡抚宋一鹤、以及左良玉所部,加起来差不多也有十几万人。

    当然,有了李自成在河南牵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