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仪式:献颅九鼎!崩解,楼兰龙脉! (第6/8页)
: “老夫拭目以待。” 这时。 姜尘忽然开口: “若要有十成把握,我还想请老屯长帮我一个忙。” ………… 半盏茶后。 一老一少,快步奔下北蛟山。 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数千丈高山,对于凡人来说,须三四天光景,才能缓步下山。 但对于姜尘与张百岁,纵使是陡峭悬崖,也如履平地。 只千余次呼吸的功夫。 二人便奔赴下山,然后奔至坠龙崖所在山峰。 “姜千夫长和老屯长回来了!” 一声惊呼。 临时营地内,二千青州士卒,皆抬起头,目光齐刷刷落在姜尘身上。 不过,当众多士卒观察到二人进入时的先后姿态时,眼眸不由显露出些许困难不解。 姜尘在先,张百岁在侧。 这一小小的细节,往往象征着军队的纪律、尊卑、秩序。 二人行走时的主次,发生了改变,自然引得众多士卒注目。 毕竟。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姜尘几乎都是追随着师长张百岁的脚步,亦步亦趋,颇似孔子颜回之事。 曲阜授业时,颜回曾恭谨对孔子说道: “老师慢步走,我也慢步走;老师急趋,我也急趋;老师驰跑而去,我也快跑在后追着;但是老师如果一熘烟地飞奔,那我只好眼巴巴地远远落在后面了!” 孔子愕然问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顔回回答道: “夫子步亦步,是说您谈话,我也谈话;夫子趋亦趋,是说您同人争论,我也同人争论;夫子弛亦驰,是说您阐述古圣先贤之道,我也阐述古圣先贤之道。可是,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