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_第854章 杀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54章 杀威 (第5/6页)

房里后,周荃笑着说:“东翁,您为何如此礼遇那位黄孝廉?”

    举人,在大清朝,一般雅称为:孝廉。

    当然了,大清的举人,必须经过全省的乡试,和汉朝的察举孝廉制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

    玉柱端起茶盏,微微一笑,说:“章佳·哈达,是老十三的舅舅,又是二等侍卫。草民曹小乙敢告,黄孝廉敢出堂辩讼,嘿嘿,其中必有猫腻。”

    大清律,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

    但是,尽信大清律,不如不信大清律,懂的自然懂。

    这年头的民告官,还是越级的京控,曹小乙即使不死,也要脱好几层皮。

    更重要的是,凡是涉及旗人的桉子,以前少有讼师敢接桉。

    官府的老爷和胥吏们,最恨有功名在身,不能随意打屁股的讼棍了。

    若是没有讼棍们从中捣乱,掌握极大自由裁量权的官府老爷们,想怎么判,就怎么判,少了多少麻烦事儿?

    实话说,衙门里的老爷们,财源往往较多,也多少要点面子,他们倒也罢了。

    吃完原告吃被告,吃得很舒服,吃得很顺嘴的胥吏们,对职业讼棍们,绝对是恨之入骨。

    因为,讼棍们横插一杠子,硬要虎口夺食。

    胥吏们的黑色收入,就跟着少了一大块,岂能不恨?

    所以,除了顺天府之外,各省的讼棍们,多有被胥吏陷害丢掉功名,甚至下狱的先例。

    顺天府比较不同,主要是,在京城的地界上,清流言官们多达数百。

    每天闲得发毛的言官们,就愁没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