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筑巢 (第5/7页)
拒绝了定期的做法。 银行主任毫不气馁,再接再厉的道:“您如果觉得定期不划算,其实有一个高利息的,国债!国债您知道吧,这个不光是为国家奉献,其实收益也很可观的,当然,时间是长了一点……” 红砖地,小平房内,人民银行的分理处主任,正在进行着80年代的银行理财营销。 国债是银行在80年代唯一的理财产品,由于国债买卖的窗口尚未打开,理论上,国债是要持有30年以后,才能兑付的。 这样的理财,愿意购买的人自然很少,中国第一批国债,几乎都是强行摊派下去的,有的员工拿工资的时候,就会收到一部分的国债,当然,更多的还是亲戚朋友之间的推销和帮忙。 银行主任指望着自己能卖掉一点国债,减轻压力。 他对自己的推销术极有信心,那是多年实践的经验。 然而,他却没有猜到,杨锐曾经面对过多敬业的银行理财经理。 任凭主任态度和蔼,说破嘴唇,杨锐也没有丝毫的动摇。 待杨锐离开银行,主任气急败坏,说:“郝玉啊郝玉,你让我怎么说你呢?这么好的机会,差点让你好事变坏事,你就不能好事变更好事?不行,这个客户,你要给我想办法抢回来。” “怎……怎么抢回来?”郝玉傻眼了。 “他总不能存了钱就不来了吧?咱们今年还有上万块的国债没卖掉呢,你想办法卖给他,卖不掉,就只能年末分给大家了。” 主任话音刚落,周围就是一片哀叹声。 现在的银行就是这样,总行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