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二章 赤膊上阵 (第5/7页)
该充分表现国内文学的特色。 还有一部分人将《向西》跟魔幻现实主义区分开,认为这部小说就是套了点魔幻色彩的全景式现实主义小说,甚至可以归为新历史主义小说。 批评家们起了争执,大家各持己见,谁都说服不了谁。 本来这事没什么大影响,批评家们相互争论,都没说什么太过火的话。 这些年的批评家还算克制,胆子都不大,撸起袖子干的比以前少多了。 但是这时候忽然出现了一个导火索,直接把炸弹给引爆了。 余桦因为看到有人批评于东,觉得十分不爽,在《文艺报》的文艺作品创作交流栏目发表了一番“暴论”,矛头直指批评家。 “我觉得作家和批评家是有很大区别的,批评家在应对经典作家时,仍然想法设法找到他们作品中的破绽……事实是任何一部伟大的小说都是有缺陷的,因此批评家总是理直气壮。有些批评家总喜欢教小说家写小说,就像是太监总喜欢教别人***。于东的《向西》在我看来,即便只有这半部,也称得上是经典之作,但即便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这番“暴论”一出,之前骂于东的一下子坐不住了。 干吧,撸起袖子干吧!干死这个余桦,之前先锋文学大行其道的时候没把你骂死,这次可饶不了你。 他们现在不但骂余桦,还将于东骂得更狠,之前还算克制,现在基本上是刀刀见血。 最牛逼的是,有一个叫方言吾的批评家对《向西》进行分段批评。 其中有一处批评让于东印象颇深。 “整个第十一章,两千五百七十多字,却分为了六十五段,每段不足四十字,此行文风格大大受到外语作品荼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