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三百二十二节 研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节 研究 (第3/4页)

还是营养价值高的细粮,才能达到与牛一般的工作效率……

    然后,与牛相比,马只能在北方使用,在南方的稻田水网中,马根本就没办法在淤泥中工作!

    这就愁坏了刘彻。

    此时,刘彻才算明白了,为什么马耕在中国也有,但最后却绝迹了,大部分人和地区都用牛来耕地。

    首先是性价比的问题。

    养牛的话,喂草就好了。

    顶多农忙的时候给牛喂些营养价值高的嫩草。

    冬天的话,直接干草对付,简单轻松。

    而且无论南北,水田还是旱地,牛都可以轻松应付。

    但马就不同了。

    又挑食,又挑地方,还很娇贵。

    假如没有国家鼓励扶持甚至补贴,休想让马耕推广起来!

    没办法,刘彻就只能黯然叹息一声,悄悄的将马耕从民用变成军用、官用了。

    但只用牛的话,牛的数量和普及率,显然很难在未来一二十年内承担起耕地的主力的任务,完成刘彻的全面普及牛耕的战略设想。

    经过几天的讨论、实验和研究。

    刘彻把目光转向了骡子和青储饲料的研究。

    骡子,是马跟驴的杂交品种,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驯养历史。

    此时,一般是作为拉车的畜力使用。

    经过实验,骡子的挽力不比马和牛差。

    而且,骡子比马更好驯养。

    最重要的是,在经济角度,用骡子比马更划算,比牛还便宜!而且骡子不挑食,胃口极好,也不需要吃太好的饲料,只要能满足其体力消耗所失去的能量就可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