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四百九十八节 阅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八节 阅兵 (第6/9页)



    但问题是,这两个新的敌人,打赢了,也没油水啊。

    于是,秦始皇死后,秦帝国轰然倒塌,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刘彻正是吸取了秦的教训后,决定拾起道义的伪装,将汉室军队打扮成正义的使者,百姓的保护者,亚洲宪兵。

    未来,那些不适合统治,汉室鞭长莫及的地方,可以采用羁绊之策。

    就如今日汉室对于三越所做的一般。

    命其王子质于长安,通过经济文化政治军事,影响其国内政策。

    至于会不会被道义束缚?

    有这个担忧的人,只能说是幼稚!

    亲,战争什么时候需要过理由了?

    战争,从来都只存在能不能打,要不要打的问题。

    至于理由?哦嚯嚯嚯……

    刘彻心中千百个念头转来转去。

    而跪于撵车前的窦婴,闻言却是非常鼓舞,叩首拜道:“诺!臣谨奉诏!”

    对窦婴这个思想倾向于儒家的窦氏外戚来说,刘彻的发言,真是让他倍感鼓舞,只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此刻的儒家,其实是主战派的。

    但不是好战派,儒家主张的是打义战,而非不义战。

    那是什么是义战。

    孔夫子就说得好嘛春秋无义战!

    仲尼称颂的战争,只有在天子率领下的,与外族开战的战争。

    当然,管夷吾辅佐齐恒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也属于义战。

    在这一点上来说,刘彻与儒家可谓理念非常贴近。

    内战,能免则免,外战,为民族子孙后代开拓生存空间,用汉室的剑为汉室的犁获取土地和耕牛以及开垦的资源,这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