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三百三十二节 重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节 重赏! (第5/10页)

廷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纪恢的行为,分明就是故意要报复纪嘉和纪相夫。

    倘若依照汉律执行。

    纪恢腰斩,其家族全部死罪!

    那么以后,有人在争夺家产或者对父母的安排不满意,横下心来,学习纪恢的榜样,怎么办?

    这就好比后世,南京老太太一倒地,全国道德水平下降一大半,道理是一样的。

    这会带来一个道德上的勃论。

    给坏人可乘之机,甚至还会引发整个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崩溃。

    而不追究此事,那么,国法何在?法律还要不要维护了?

    以后再遇到有人谋反,那人的家族拿纪恢的例子出来说事,怎么办?

    这里,就必须要提到一个关键的事情了。

    那就是汉律,有判例的存在。

    汉室律法判决,是继承了秦代的法律精神,某案,若有先例可循,那就依例判决。

    譬如张释之当年做出的许多裁决,都成为判例,为当世官员断案的依据。

    后来,董仲舒以春秋决狱,依照春秋记载的案例来裁断司法,同样是因此而来。

    是以,这个案子,一出现,立即就引爆了舆论。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压过了前方的战事,成为了朝堂上争论的焦点。

    到底是人情大于法律?

    还是法律高于一切?

    法家舌战群雄,黄老、儒家自也是不肯罢休。

    这是道统之争,是理念之战。

    舆论滔滔,刘彻在旁边看着,心里也是焦急不已。

    因为他清楚,此事,一个弄不好,就要变成西汉版本的大礼仪、牛李党争了。

    因此,他不能坐视不理,必须插手此事,尽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