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二节 重赏! (第2/10页)
,汲长孺,是有真材实料。可以济世安民的真正人才。 是胸有韬略的未来新星! 而不是,靠着拍马溜须,甚至奴颜婢膝。才有的今日! ………………………… 另外一侧,张汤的想法,却又不同了。 幸臣就幸臣罢! 法家从来不重虚名。 为达目的,区区诋毁之语算的了什么? 当年。商君、李悝、吴子、申子等诸贤为了实现自己的道理和理想。所背负的污名和诋毁,何曾少过? 倘若,这一个幸臣的骂名,于他前途无碍,他也懒得去反驳。 只是,偏偏,汉家传统,背负幸臣之名的臣子。仕途将无比艰难,而且。难以掌握大权。 譬如,先帝时邓通权倾朝野,宰相不能制,但,始终不曾为人看重,连九卿都不曾担任。 至于赵同,袁盎一言,使其丧命。 至于本朝,晁错能坦然出任御史大夫,而周仁,却只能屈居郎中令,为众臣排挤,为主流所不容。 这就是,幸臣与大臣之间的区别。 而他想要洗脱幸臣的罪名。 最好的办法,就是干出一件让旁人无从置喙的大事。 就如晁错当年主持输粟捐爵一般,一举改变世人的观感。 这一次的考举,恰恰就是一件足以改变世人对其观感的大事! 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决定,但在刘彻所不知的地方,汲黯与张汤的出发点,已经截然不同! ……………………………………………… 刘彻却暂时没有心思去考察自己臣子的心态。 身为太子,这太zigong的主宰。 他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去观察和考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