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五百三十五节 傲娇的闽越世子(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五节 傲娇的闽越世子(1) (第4/11页)

粮!

    老百姓又不傻……真有这么多粮食,他们早卖了,换了钱,去购置新衣,柴米油盐以及rou食更重要的是,把卖粮的钱,攒起来。

    上林苑虽好,但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上林苑的土地虽好,但到底不是自己的。

    说不定哪天,官府一声令下,就得迁出上林苑,去自觅生路。

    根据绣衣卫的报告,上林苑中的百姓,普遍都会选择在丰收后,把粮食卖掉,只留下足够家人食用和来年的粮种,卖了钱后,他们会很小心的藏起来。

    老百姓们的忧患意识,自古以来就很强烈。

    尤其是受过一次破产,流离失所之苦的农民。

    但是,闽越国世子骆郢却是看着这一切都惊呆了。

    骆郢虽然自小就被送来长安。然后就被金丝雀一样的养在深宫。

    但他却不是不识民间疾苦的贵公子。

    许观一直以来,就教导他,闽越苦,闽越的百姓很苦。每年死于出海和饥荒的百姓,不知道凡几。所以,为了闽越国民,世子应当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将来回国,兴仁政,聚士民,强军国,然后南伐南越,东取东海,一统三越!

    许观这样教育,本意是好的,希望骆郢将来回国后能成为一代明君。

    甚至重现越王勾践的辉煌,称霸中国。

    但问题的关键是。许观为了强化骆郢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只顾着强调闽越穷、闽越苦,必须要南取南越,东收东瓯,才能让闽越百姓过上好日子。

    从小就在许观这样的强调下长大的骆郢,自然而然的,就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孤是闽越希望’‘一定要带领越人过上好日子’的想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