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两百八十二节 终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八十二节 终结 (第3/4页)

过这个业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渐渐的被后起之秀少府的尚书等文官取代。

    御史们于是就纷纷改行,做起了监督和弹劾一类的言官工作。

    不过,在西汉,言官什么的,可没有风闻奏事的特权,更没只要戴上一顶为国为民的大帽子就可以胡说八道的特权。在这个时候,御史弹劾,要有理有据。

    特别是当涉及到两千石以上巨头时,必须要有来自皇帝的授意或者暗示,他们才会开喷。

    譬如前段时间,王恢和陶青就是典型的例子。

    没垮台前,一个弹劾的御史也没有。

    刚一倒台,马上就被人踩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贼子’,不管有的没的,屎盆子都扣到了这两个的脑袋上。

    在此时而言,御史最大的业务,并非是弹劾。

    恰恰相反,御史的主要工作是考察和评价某位官员的施政。

    给出评价后,由百官会同皇帝一起审议,以决定这个官员的升迁和前途。

    而具体到负责这一工作的御史中丞杨奋。

    杨奋的本职工作就是考察天下文书计薄,总管外督监察御史,检查所有公卿上奏文书。

    因此,刘彻从一开始,就是来找杨奋帮忙的。

    但是,没有晁错的点头,杨奋不可能帮他!

    因为,体制就是这么设计的。

    除了皇帝,没有人能绕过御史大夫直接对御史下令,更不用说指使御史参与到给地方官员施压的这个步骤中。

    刘彻对杨奋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他所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担忧。

    杨奋听完,沉思了片刻后,拜道:“家上勿忧,此事,臣会办妥的!”

    这话说的相当大气。

    让刘彻几乎怀疑对方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