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一节 左勾拳 (第3/6页)
大的优势在于视角。 这些家伙的眼睛只能看到过去。 而刘彻却对未来,清晰无比。 中国历史上,在古代封建社会,最大的财源是什么? 农税?人头税?工商税? 答案是,都不是! 哪怕在南宋时期,南宋小朝廷有大半财税,来源于出口和贸易。 但,真正的财富之源与社会经济的基石与动脉,从来都不是贸易。 盐,才是自始至终,贯彻在古代中国经济中的白色黄金。 翻看史书,你就能清晰的看到,历代政府的强弱,国家财政的富裕与否,取决于政府在盐这个东西上的话语权。 去土里刨食,能有多少钱? 把农民逼死了,国家也收不到多少。 那些财富与粮食,最后都进了上上下下的官员和胥吏的兜里。 而盐就不同了。 在古代,盐在中国的地位,基本相当于后世地球的石油。 只要政府能控制好食盐的生产销售,基本上,就不用为财政发愁。 甚至,周边的四夷,也可以通过盐来控制。 一如后世米帝,用石油美元cao纵全球。 而在现在,整个世界,对于盐这种白色的结晶体的威力,了解的实在太少了。 哪怕是刘濞在吴国,靠着煮盐、铸铁,发展出了能与朝廷叫板的力量。 人们对它的认知,也很少很少。 高冷的贵族列侯们,鼻孔高高向上,甚至懒得去理会,对盐的生产和销售,基本都是放任自流。 即使是法家,也一门心思扑在‘尽地力之教’上,没去理会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