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六节 洗脑(1) (第4/10页)
所谓龙生龙,凤生凤。 军人的子嗣,耳闻目濡之下,当然也会跟自己的父辈一样,成为军人。 这就是所谓的将门世家。 而这些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因为父辈和从小受到的教育的原因,忠于其所在地的列侯。 所以,翻开历史书,人们常常会发现,前一秒还在长安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下一秒披挂上阵。居然也能有模有样,有板有眼。 譬如平阳侯曹氏,数代单传,以羸弱著称,但上了阵。却也能独当一面。不堕先祖威名。 周勃也是如此。 将其亲兵营中的伤残老卒以及生死兄弟们,全部带到了他的封地,河东郡的绛县安置。 等到周勃被太宗皇帝赶回家种田,为求自保,周勃甚至在其绛候候国里组织了一支军队,藏了兵甲弓弩。 结果被人一锅端,自己人还去了廷尉大牢旅游了半年。 要不是薄太后求情。肯定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而周亚夫的细柳营,在实际上,就是以周勃几十年来练出来的绛候亲兵为根基,在河东郡花了四年时间,一点一滴练出来的。 细柳营,哪怕是一个低级军官,如屯长、队率,祖上可能就是当年跟随周勃征战天下的老卒。 父子祖孙。三代从军,更重要的是。从小就跟着周亚夫一起长大。 这样的军队,在这封建时代,真是无人能敌。 而在经过了匈奴与吴楚的战争磨砺后,细柳营的威名,真是响彻寰宇。 据说,就连匈奴单于庭,也特别关注细柳营。 去往匈奴的使者回来报告,匈奴人,总是询问细柳营的营地和营中故事。 而作为汉室的王牌。 细柳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