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节 丞相的人选 (第2/4页)
清楚,晁错的脑袋,谁保下来的! 再者。丞相食禄一万石,金印紫绶,旁的不说,就是这待遇与地位。就比一般的诸侯王还要高了。 是以。但凡只要能继续坐在丞相的位子上,张欧就会继续赖着不走。 这样的心态,其实早在他当廷尉时,就流露无疑了。 当时,有人曾认为,张廷尉是汉室有史以来,最没有作为的廷尉。 部下呈报上来的案件,他但凡只要能推脱的。就肯定推脱掉了。 然假如一定得由他自己来处理的,他都会千方百计的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拖延。实在拖不下去,才流着眼泪,在文书上签字用印。 这固然是其为自己树立牌坊,但未尝不是反应出了,他缺乏担当,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性格? 说句老实话,张欧也是命好。 当廷尉时,前任是一代名臣张释之,整个廷尉衙门的官员素质处于一个历史高峰。 等他当上丞相了,丞相府的属官和司曹,都是张苍、申屠嘉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培养出来的能臣。 在这样的情况下,毫不夸张的说,随便换其他人,大概也能胜任。 刘彻自然也清楚这些情况。 他记得非常清楚,前世申屠嘉后的丞相无论陶青也好,刘舍也罢,都是些唯唯诺诺的家伙,除了当了几年牵线木偶,啥成绩也没做出来。 但汉室的行政体系,依旧运转正常,国家欣欣向荣。 这都是基层官员能干,所以,丞相是谁,并没有什么干系。 发展到小猪朝时,更玩出了外朝与中朝的花样,丞相彻底成了泥塑菩萨,被排除在了权力中枢之外。 然而,现在,没有经过小猪的改制,丞相的权柄依然大的吓死人。 旁的不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