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康风云录_第265章 闲言碎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闲言碎语 (第2/4页)


    这件事透露着诡异,太子在位十几年,集结了一批太子党。这其中不乏精兵强将,凌烟阁的大臣,比如侯君,比如他的老师魏征。

    这两人一文一武,都是李世民得力的助手。若说这两人才华,并不是最高,却好在都是儒修出身,所授无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谋反被轻易镇压,李唐两个字即是大唐军魂,又是真龙天子,区区太子党简直是螳臂当车。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太子党会不知道吗?

    太宗修改史书,指出李泰素来与太子不和,一直与他分庭抗争,是造反的原因。

    这不但苍白,也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

    李天天资聪颖,十二岁监国,皇后所出,名分早定。李泰和他抗争,那等同谋反。政治上李泰不是对手,经济上,李天得到太宗的支持,用度极奢,养的起私兵,李泰甚至连勾结朝臣的本钱都没有。

    李泰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文学才华,手上养几个帮闲文人。若是把李天和这样的兄弟对比,可真是毫无容人之量,也不是修儒十几年的太子,基本的兄弟伦常。

    李天为什么造反,那是因为他早早监国,心知如今的大康仅仅是一个花架子,负担不起年年的征战,规劝父亲不要如此穷兵黩武!

    大康贞观之治,万国来朝。李唐为了这等盛况,每年朝拜的不仅免贡,还供给大量的牛羊粮食,虚耗国力。这事魏征指出了很多次,李唐我行我素。

    他是天可汗,沐浴无上荣光。他曾是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人,杀兄逆父的罪状是免不了,所以一直励精图治,想在历史上证明自己!欲戴皇冠,先承其重,唯有证明自己比父亲,哥哥都要出色,才不负李家恩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